Show notes

本期声音|项飙,人类学家,现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戴锦华,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主播|吴琦,单读主编 你是否了解过父母的故事?能否讲清楚自己所在学校或公司的环境?你认识那个 “ 讨人厌的邻居 ” 吗?当项飙把这些问题抛给牛津的学生,他们虽然对身边的事讲不清楚,却能一下子跳到对全球难民问题、气候危机的叙述。 这个发现让项飙开始了基于 “ 附近 ” 与 “ 陌生人 ” 的学术与社会工作。当我们在网络同温层里建立社群,邻里、朋友甚至家人慢慢变成了陌生人, “ 附近 ”—— 我们与周遭的亲近和联系 —— 正在 “ 陌生化 ” 。 于是我们问: 世界与我,到底是谁出了问题? 一种让人们回归附近的呼唤似乎正在撬动着个人主义的困境, 但附近真的是世界的解药吗? 本期「螺丝在拧紧」与「项飙:你好,陌生人」共创,主播吴琦与《你好,陌生人》作者、人类学家项飙,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一起,再一次走近那些为我们提供解释,也往往激发更深刻的困惑的概念: “ 附近 ”“ 陌生化 ”“ 没有主义的个人 ”“ 把自己作为方法 ” ,这些充满能量的语言,能够提供的是立竿见影的解法、浪漫化的想象,还是某种对既有生活的搅动? 本期节目是「螺丝在拧紧」的 “ 多谈谈未来 ” 系列播客企划 的第一期,希望我们能由此出发,直面生活中的陌生与不安,谈谈正共同走入的未来。 “ 多谈谈未来 ” 系列活动正在筹备中,我们期待更多品牌 / 机构 / 平台 / 媒体 / 书店 / 学术酒吧等合作方加入共创, 和我们一起重新理解今天的世界, 欢迎联系我们:dandu@owspace.com

|时间线| 05:53 为什么鼓励大家观察身边的陌生人? 14:42 戴锦华:网络社区,算是 “ 附近 ” 吗? 18:30 项飙: “ 附近 ” 不是网友,是你讨厌的邻居 23:53 愧疚、自怜、不服、不甘、不配、爱无能 …… 我们在 “ 陌生化 ” 自己吗? 27:38 吴琦:年轻人选择自杀,问题在 “ 我 ” 还是在社会? 43:40 “ 一个黑格尔,一个本雅明,簇拥着杀马特向我走来 ” 52:02 我们都不同意精致利己主义的提法 56:10 吴琦:经受了毒打,却仍要 “ 把自己作为方法 ” ? 01:03:02 每一次焦虑,都是世界在叩问你(这太浪漫了吗?) 01:09:38 戴锦华:直面现实不仅为了照见自我,也要在关系中建立接续的人类共同体 01:25:47 “ 不需要人文社科 ” ,正说明它们仍然携带着力量和威胁
|工具箱| -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你好,陌生人》,项飙、刘小东、何袜皮、李一凡、刘悦来、沈志军、贾冬婷、段志鹏著《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吴琦著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 @ 五七与主播互动。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熊文纶邱

Snips

[18:52]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17:32 - 18:52)

[21:00]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19:40 - 21:00)

[21:10]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19:50 - 21:10)

[39:48]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38:28 - 39:48)

[58:28]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57:08 - 58:28)

[01:03:34]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01:02:14 - 01:03:34)

[01:10:49]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01:09:29 - 01:10:49)

[01:23:18]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01:21:58 - 01:23:18)

[01:24:16]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01:22:56 - 01:24:16)

[01:24:32] Untitled

🎧 Play snip - 1min️ (01:23:12 - 0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