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社交媒体,总能看到很多以男友为摄影师,用第一视角拍摄 cosplay 的女友,溢出屏幕的乖巧、怜爱、惹人喜欢,对我来说,是这样的闪闪发亮,羡煞旁人。

虽然可能是先有结论,然后拿着结论找答案的缘故,我总觉得味道不太对,我是希望有一个人能爱我,最近每晚睡觉前,我都会预演,拥抱另一个体温,在缠绵云雨一番,筋疲力尽之后入睡。我渴望有一个人能满足我的癖好,我也希望能参与到互相讨好对方的游戏中去。

但我质疑这不是爱,我觉得这不是爱,我需要的可能是一个性伴侣,可能是一个随我医院摆弄的性玩具,也可能是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是的,爱人是可能的,他可以是这些身份的统一,但爱人要远超这三种身份。而不是社交媒体为我们仅仅展示的这一方面。

所以我希望自己在看到别人在晒命,晒伴侣的时候,知道那些没有被晒出来的部分,可能有磨合的挫折,可能有相互的猜忌,可能也有一些不那么愉快的东西。这样只是管理自己的预期。

如果我对爱人的期待持续走高,我是想要她偶尔能穿上我为她买的 cos 服装,因为我觉得那样非常善良、非常可爱,但如果她无法理解 cos 的审美,也大可不必这样,只要她是她原本的模样就好,我也很开心。

我之前交往过的一名女生,她喜欢短发,但是一直都没有勇气尝试,留短发这件事情我也听我姐姐和母亲说过几次,我觉得虽然我也有一些父权体制下的审美,喜欢黑长直,但比起这些,我更在意她是怎么想的,她大可不必在意环境的目光,至少我们可以一起尝试一下,我是不在意的。

她可以是我期待的模样,也可以不是。这是我管理我自己预期的方式,虽然还远不及当代女权的思潮,但类似的,我会想哪些地方是她们羡慕男生的,希望每一个女孩都能有勇气跨出这一步。

说到这里,我对自己未来的预期越来越低迷了,我渴望的这样一个爱人,也许一辈子也遇不到,如今连个能说话的同龄女性也没有,就算是同事热情介绍,也打心底抗拒认识新的异性,觉得自己一辈子保持这样就好了。

就算从生物伦理的角度而言,我也不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后代,我不觉得世界上需要这样一个我,如今人类带给地球的问题足够多,也许太多了,我反而希望像我一样的人也能多一些,至少能让未来中国的各项制度,在小基数的人口中,更容易推进下去。

换一个想法,如果无论如何都找不到,那么自己成为不就行了?我同时也能理解一些女装男生或是 Trans 的想法,喜欢长发,那么自己留长发不就好了?喜欢漂漂亮亮、闪闪发光的东西,那么买给自己不就行了?喜欢可爱的 cos 服,买给自己也并不可能,如果自己真的没有办法穿下去,那么留着收藏,不也赏心悦目吗?

没有必要一定要依附另一个灵魂,就算自己有一些缺陷,也不妨碍自己去追求自认为美好的食物,这是我最近给自己的答案。

这让我不再如此期待未来的爱人。

迟到多久也没有关系,就算不会来到也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