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 22 岁:如果你没能进入头部或是外企,你需要做好心里准备

在能力范围内,不用国货,就不用国货,这是我在上班之前的行为准则。我已经不记得自己真正对国产绝望是什么时候了。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从来都不算正派。三聚氰胺、科技与狠活,用劣币驱逐良币,向来都是他们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我不爱用。

就算是这样,我依然没能挤入外企去工作,我在本国的,最大一家血汗工厂中工作,充当其中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我没能参与那些良心企业,或者说是头部企业的再生产。相反,为了内心的平静,我需要在国内这水深火热的环境中,加速燃烧自己,这样才能消费得起那些被我看得上的东西。我觉得此刻的自己,已是一种行为艺术,十分滑稽。

这十分不理性,我多少,其实可以说上不配,也可以说,这些东西不值得。但我还是愿意花费掉我宝贵的劳动价值,去换取这样一点点安心。

我本应该给自己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过去我不认同的民族企业,内部一定充斥着我更难以忍受的东西,我们光说金玉其表的东西不一定好。但如果你从外面看就是一地鸡毛,那么内部想必早已鸡飞蛋打。

我能给当下自己说的话就是,接受它,利用它,跨越它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