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r current life progress is |
|-----------------------------------------+
| Days : 8670 |
| Weeks : 1238 |
| Months: 284 |
| Age : 23 years and 8 months |
+-----------------------------------------+
这周发生了啥?
五一假期
- 上午寄了快递,接着刷抖音,看番,构建 iOS 应用受阻,下午冲了部落冲突月卡,晚上买了巨魔录音,重新倒腾了数据,重回 iPhone SE,正在考虑要不要出掉 oneplus-12
- 上午写了会儿日记,中午吃的魏家汉堡,冲了 AppStore 优惠,看了 Overload 的剧场版,打了好几把王者,最后气的卸载了,晚上吃的卷凉皮,两张吃的好撑
- 早上快递到了,沉甸甸的牛肉,晚上舍友终于回来了,前两天一个人的房子住的是真舒服,开始给手机下载模块,小红书,微博,贴吧等等等等。下午看了骨王的剧场版动画。下午折腾了三星笔记,自己以前记载的笔记是真的屌。然后整理相册,晚上吃的大块肉拌面 (实则刀削面)+ 蛋挞;回来继续折腾手机,把体脂秤挂到了网上,半夜又鼓捣模拟器。
- 晚上发现了百日战纪,买了,折腾到半夜,给 SD 加上了用户目录级别的 SMB,可以无缝加载截图了,
- 看了一天剧,晚上发现百日战纪玩不了,又折腾到半夜,无果,最后去睡觉。
XCode 和 SDKman 不兼容
On Mac, /usr/libexec/java_home does not detect alternatives installed by SDKMAN. What can I do? The
java_home
tool is a system-level tool provided by OSX. On the other hand, SDKMAN is a userspace tool that operates on your home folder only. These tools are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an’t be used together;java_home
can only control what has been installed through OSX’s own package manager and doesn’t know about SDKMAN. Since SDKMAN already controls the setting of theJAVA_HOME
variable, there is no need for usingjava_home
. https://github.com/sdkman/sdkman-cli/wiki/FAQ
微信读书同步插件失效:obsidian-weread-plugin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1238 当AI破坏了我的一切
via: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2e8e1a28-c300-482d-ab8f-f4e521658ab9/audio
最近丧失一些表达欲,因为我意识到写出来也对我的生活无济于事,我可能耗费了整个下午的时间写一篇文章,但转头文章就喂给了 AI,甚至可能都不会喂给 AI,因为压根就没有人看,但这是我一开始写作的目的吗?
所以当我开始不再强迫自己写作的时候,我就有大把的时间去生活了。我打手游,看剧,写代码,做之前没有时间做的任何事情,但我仍旧是一个人,我仍然在这个逼仄的房间,做着只能一个人做的事情。偶尔自慰派遣寂寞,和 6 年前没有任何区别。
最近我开始想,一眼能望到头的日子也许也不错,因为一个人漂泊在外,居无定所,每天为一点钱精打细算,劳工环境恶劣,在整个白天的时间里都要陷入内卷的熔炉中,等到了晚上,才有机会趁热把它再打造回我本来的模样。像西西弗斯一样,这太累了。
「价值感」
尤其是最近 AI 将整个行业清洗,一个稍微有点编程基础的年轻人,就能用 AI 实现他所有的想法,我也是一样,近几个月用 AI 实现了大学那会儿异想天开,但是没有解决方案的几个项目。即使在公司也是一样,公司架有自部署的 Deepseek,所以在沙箱的环境,项目报错我们一般都是直接喂给他,而不是绕过公司网络再去访问 Stackoverflow。
我越来越觉得,把编程当工作这件事有点太奢侈了,像我之前讲过的那样, 写代码总是最简单的,如果把平日里的工作换成劳工时长强度更低,工作氛围更加轻松的岗位,这样,每天都有时间构想自己的项目,不加班早早回家也能埋进自己的世界,即使赚钱少一点也没有所谓。最重要的是,编程是我为数不多痴迷的东西,而现如今的我,正在丧失这一点点爱好。
每天上班写屎山,下班了也很少有心思打开自己的电脑,劳动强度 885,一个人在外,吃着速冻水饺,说实话,一点都开心。
「意义感」
除了这方面的因素,还有意义感的丧失,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技术能力远远不及 AI,参数多的大模型能立刻说出此时这行语法的来源和用法,而我只能 Google,大模型可以一天 24 小时训练自己,你需要做的,还是那个机械式的任务,坐在电脑面前,提出能引发模型潜力的问题,然后等待输出结果,调试,验证,最终拟合成功,然后随便写一个 License,Push 到 Github 仓库,仅此而已。
而如果只我一个人,是不行的,我还是需要睡觉,需要休息,需要遗忘掉那些让我焦虑失眠的东西,我自知自身的能力不及硅基生物,也需要花费数倍时间来让我自己的生活可持续下去,甚至会被这个小东西取代的未来,我觉得在我有生之年也不是不能到达。
甚至我会觉得,像我这样多余的人,为什么还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早点毁灭对地球和自己来说都是好事。
我说「被取代」并非空穴来风,最近一个季度,我每天有时间就投入到内容创作中,每天把自己困在小房间里面对 Obsidian 这个笔记软件,在我还上学时,就经常被动处在这样一种闭目塞听的状态,我不会关心技术的发展,新闻时事,总是在数年之后才发现当时自己稀松平常的日常也许是一个事情的关键转折点。
就像前面我说的,我把自己困起来,就没有了任何时间去关注大模型的发展,Deepseek 连续一个星期开源了一系列模型,OpenAI 和 Google 更是推出了无数个出圈的产品,而这些我只能在辗转了不知道多少个人口之后才得知。
「抛弃感」
不仅仅是价值感、意义感丧失,还有被时代抛弃的感觉,我生长在互联网崛起的时代,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互联网程序员,能服务于 C 端,当我以入行就是互联网感动,这几年被 AI 挤掉的岗位不计其数,裁员风波一波三折,我 Follow 的很多大佬也重新投起了简历,我除了比他们年轻,多个七八年的时间,一无是处。
我要如何在这个动荡的市场中生存下来,我很想摆烂,我已经厌倦了从小到大这样内卷,竞争的氛围,我想要一个够我糊口的工作,能多陪陪所爱的人,就够了。而这样的要求只有体制才能满足,而如果你要进体制,你就得学会那套叙事。最令人受不了的是,必要之时,得唱赞歌。
但你一定认为这样的生活不好吗?这样的条件在婚姻市场一定很抢手的,你不羡慕吗?
我时常觉得国内成婚游戏可笑,像是把两个适龄异性发情小鼠放在一起,一定会发生关系,一定会出现感情一样。说白了,感情这东西就很廉价,我们经常称赞建立之后的感情,甚至无论对错。却从不对如何建立这段感情的加以审视。就像铁链女如今已经不再有后续消息一样。
Link to original
#1238 当AI破坏了我的一切
最近丧失一些表达欲,因为我意识到写出来也对我的生活无济于事,我可能耗费了整个下午的时间写一篇文章,但转头文章就喂给了 AI,甚至可能都不会喂给 AI,因为压根就没有人看,但这是我一开始写作的目的吗?
所以当我开始不再强迫自己写作的时候,我就有大把的时间去生活了。我打手游,看剧,写代码,做之前没有时间做的任何事情,但我仍旧是一个人,我仍然在这个逼仄的房间,做着只能一个人做的事情。偶尔自慰派遣寂寞,和 6 年前没有任何区别。
最近我开始想,一眼能望到头的日子也许也不错,因为一个人漂泊在外,居无定所,每天为一点钱精打细算,劳工环境恶劣,在整个白天的时间里都要陷入内卷的熔炉中,等到了晚上,才有机会趁热把它再打造回我本来的模样。像西西弗斯一样,这太累了。
「价值感」
尤其是最近 AI 将整个行业清洗,一个稍微有点编程基础的年轻人,就能用 AI 实现他所有的想法,我也是一样,近几个月用 AI 实现了大学那会儿异想天开,但是没有解决方案的几个项目。即使在公司也是一样,公司架有自部署的 Deepseek,所以在沙箱的环境,项目报错我们一般都是直接喂给他,而不是绕过公司网络再去访问 Stackoverflow。
我越来越觉得,把编程当工作这件事有点太奢侈了,像我之前讲过的那样, 写代码总是最简单的,如果把平日里的工作换成劳工时长强度更低,工作氛围更加轻松的岗位,这样,每天都有时间构想自己的项目,不加班早早回家也能埋进自己的世界,即使赚钱少一点也没有所谓。最重要的是,编程是我为数不多痴迷的东西,而现如今的我,正在丧失这一点点爱好。
每天上班写屎山,下班了也很少有心思打开自己的电脑,劳动强度 885,一个人在外,吃着速冻水饺,说实话,一点都开心。
「意义感」
除了这方面的因素,还有意义感的丧失,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技术能力远远不及 AI,参数多的大模型能立刻说出此时这行语法的来源和用法,而我只能 Google,大模型可以一天 24 小时训练自己,你需要做的,还是那个机械式的任务,坐在电脑面前,提出能引发模型潜力的问题,然后等待输出结果,调试,验证,最终拟合成功,然后随便写一个 License,Push 到 Github 仓库,仅此而已。
而如果只我一个人,是不行的,我还是需要睡觉,需要休息,需要遗忘掉那些让我焦虑失眠的东西,我自知自身的能力不及硅基生物,也需要花费数倍时间来让我自己的生活可持续下去,甚至会被这个小东西取代的未来,我觉得在我有生之年也不是不能到达。
甚至我会觉得,像我这样多余的人,为什么还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早点毁灭对地球和自己来说都是好事。
我说「被取代」并非空穴来风,最近一个季度,我每天有时间就投入到内容创作中,每天把自己困在小房间里面对 Obsidian 这个笔记软件,在我还上学时,就经常被动处在这样一种闭目塞听的状态,我不会关心技术的发展,新闻时事,总是在数年之后才发现当时自己稀松平常的日常也许是一个事情的关键转折点。
就像前面我说的,我把自己困起来,就没有了任何时间去关注大模型的发展,Deepseek 连续一个星期开源了一系列模型,OpenAI 和 Google 更是推出了无数个出圈的产品,而这些我只能在辗转了不知道多少个人口之后才得知。
「抛弃感」
不仅仅是价值感、意义感丧失,还有被时代抛弃的感觉,我生长在互联网崛起的时代,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互联网程序员,能服务于 C 端,当我以入行就是互联网感动,这几年被 AI 挤掉的岗位不计其数,裁员风波一波三折,我 Follow 的很多大佬也重新投起了简历,我除了比他们年轻,多个七八年的时间,一无是处。
我要如何在这个动荡的市场中生存下来,我很想摆烂,我已经厌倦了从小到大这样内卷,竞争的氛围,我想要一个够我糊口的工作,能多陪陪所爱的人,就够了。而这样的要求只有体制才能满足,而如果你要进体制,你就得学会那套叙事。最令人受不了的是,必要之时,得唱赞歌。
但你一定认为这样的生活不好吗?这样的条件在婚姻市场一定很抢手的,你不羡慕吗?
我时常觉得国内成婚游戏可笑,像是把两个适龄异性发情小鼠放在一起,一定会发生关系,一定会出现感情一样。说白了,感情这东西就很廉价,我们经常称赞建立之后的感情,甚至无论对错。却从不对如何建立这段感情的加以审视。就像铁链女如今已经不再有后续消息一样。
Link to original